在Auto Detect模式下,儀表會檢測充電器/行動電源可以支援的充電定義,支援的以綠色顯示,不支援的則以紅字顯示
Apple MFI Test可用於檢測Apple Lightning線的真偽,測試時搭配一個QC3.0的行動電源/充電器,並在USB A插座接上待測試的Lightning線,之後儀表會檢測線的待機電流,以及超過特定電壓時,待機電流是否會下降,用來判斷待測Lightning線是否符合真品的特性表現。不過該檢測方法有誤判的機率,結果僅供參考,加上是採提升電壓方式來觀察待測線的待機電流是否會下降,雖然具有保護功能,但仍有燒毀待測線的風險
PD觸發功能,為了避免觸發功能影響Type-C正常信號傳輸,該功能透過開關切換,使用時將螢幕右下側的模式切換開關撥到”ON”位置就可啟用PD觸發,觸發測試結束後,應將其撥回”OFF”位置,若是未正確切換開關,螢幕會出現提醒使用者”無有效CC連接”訊息及模式開關切換至”ON”位置的動畫圖
開關切換至”ON”後,使用Type-C to Type-C PD線材連接儀表Type-C ”IN”插座和PD行動電源/充電器,若PD協議通信正常建立,儀表將會啟動,PD字樣也會變成綠色
進入快充觸發模式選單,選擇Power Delivery,此時儀表會向被測PD裝置發送重置信號,儀表會重新啟動,重新啟動後,儀表將顯示該PD裝置可支援的輸出電壓/電流規格,單按中鍵會進入觸發模式,進入觸發模式後使用左/右鍵可在支援的電壓輸出間切換,下方顯示目前電壓及電流
HUAWEI FCP模式下,三向滾輪左右撥可以選擇目標電壓,按中鍵確認,下方顯示目前電壓及電流
Samsung AFC模式下,三向滾輪左右撥可以選擇目標電壓,按中鍵確認,下方顯示目前電壓及電流
在任一快充觸發模式下,雙按中鍵可以退出觸發模式,退出後,所觸發的電壓仍會保持,若要釋放所觸發的電壓,可以在主畫面短按左鍵並選擇確認即可
在主畫面長按三向滾輪左鍵,可以進入線材內阻測試功能,測試模式有一般法(可測USB-A to Type-C線或USB-A to Micro USB線)、四線法(使用特製配件)、旁路法(測試Type-C to Type-C線)
一般法線路測試時,依照畫面動畫顯示,在USB A插座接入0.5A以上的恆流負載並單按”我已接入”,此時表會顯示並自動記憶參考用Vref跟Iref數據,然後拔掉儀表USB A插頭,改以USB-A to Type-C/Micro USB待測線路連接儀表及電源,啟動後螢幕會出現”請重新接入負載”,單按”我已接入”,螢幕將顯示參考電壓電流(Vref/Iref)及目前電壓電流(Vcrt/Icrt),最下方用大字顯示ESR等效內阻(單位mΩ)
儀表透過旁路法測量Type-C to Type-C線材的正極線路等效內阻,一般情況下,線材的正極和負極具有相同的線徑及材料,故可用來推算整體線材的等效內阻
旁路法測試時,以儀表USB-A插頭連接電源,USB-A插座接入0.5A以上的恆流負載並單按”我已接入”,此時將被測Type-C to Type-C線材兩頭分別接到儀表上兩個Type-C插座,並單按”我已接入”
螢幕將顯示實際負載電流(Iactual)及旁路電流(Ibypass),下方用大字顯示ESR等效內阻(單位mΩ)
手上的ASUS ZenPower Max隨附Type-C to Type-C線材測試結果
手上的微軟Type-C to Type-C線材測試結果
手上的LINDY 1.5米Type-C to Type-C線材(Model 41907)測試結果
在主畫面長按三向滾輪中鍵,可以進入設定選單
設定項目如下
1.切換組:可以在5組數據組之間切換
2.時間設置:可以設置待機時鐘時間
3.記錄門限:可以設置觸發統計的最低電流門檻值,低於此電流門檻的數據將不會記錄,若設置為0mA,則數據持續記錄
4.待機時鐘設置:可設置於15秒-300秒後待機時鐘啟動,也可關閉此功能
5.屏幕設置--禁用/啟用屏幕待機:無操作達設定的時間後,螢幕背光亮度將降低,該功能也可關閉
6.屏幕設置--屏幕待機時間:可設置背光亮度降低的待機時間
7.屏幕設置--亮度設置:可設置背光在正常狀態下的亮度
8.屏幕設置--待機亮度設置:可設置待機時背光亮度
9.屏幕設置--啟用屏幕翻轉:可設置螢幕顯示方向,只有0度與180度兩種角度
10.個性化設置--主題色:是在主畫面以外的操作畫面所顯示的顏色,使用者可以更改該顏色
11.個性化設置--自定義主題:可以啟用/禁用自定義主題
12.語言:可設置英文/日文/繁體中文/簡體中文四種顯示語言
13.清除所有組:可一次清除5組數據
14.恢復出廠設置:將所有設定恢復預設值
15.校準:可進行電壓/電流/溫度/電流歸零的數據校準,非必要時不需設定調整
16.系統資訊:會顯示韌體版本及製作者資訊
Developer Tools提供進階使用者參閱更詳細的內部參數,若未充分了解,建議不要進行設定或操作
在任何設定頁面雙按中鍵,會詢問是否要放棄設定
韌體升級,按住三向滾輪左鍵同時插上電腦USB埠後,顯示”Bootloader(KotomiPro)”表示已進入韌體升級模式,在韌體升級模式下,會顯示目前硬體及韌體版本,之後檔案總管上將出現一個卸除式磁碟,並出現”USB Connected”及”ready to upgrade”綠色字樣,將韌體檔案拷貝至該卸除式磁碟,等待幾秒鐘裝置將自動重置,顯示"升級成功"及新的軟體版本,表示成功完成升級
使用PD行動電源,搭配兩條Type-C to Type-C線與樂得瑞PD觸發器進行連接,當兩邊線路方向一致時,可正常啟動PD通信並輸出電壓
若把其中一條Type-C to Type-C線路接頭轉180度插入,此時無法成功啟動PD通信,不會輸出電壓
將IN-OUT互換,可見到右下方箭頭變為紅色,指示方向也跟著改變,表示此時電流為反向(OUT to IN)
表的等效阻抗(USB-A插頭至USB-A插座)為30.9mΩ
儀表最低可啟動電壓為3.6V,此時與參考用電表顯示誤差為0.9mV
表上顯示電壓與參考用電表測試5V/9V/12V/24V電壓誤差,誤差範圍從3.1mV至1.3mV之間,輸入電壓越高顯示的誤差越大,於常用的5V/9V/12V範圍差異較小(1.3mV至1.8mV)
最低可啟動電壓下的儀表消耗電流為16.3mA
因為採用DC-DC供電電路,所以不同輸入電壓,儀表的耗用電流也不同,於預設亮度,5V輸入下消耗電流12.7mA,9V輸入下消耗電流8.6mA,12V輸入下消耗電流6.5mA,24V輸入下消耗電流3.7Ma(以上均取最大值)
主畫面切換至螢幕關閉時,5V與24V輸入下電流分別是1.7mA與0.5mA(以上均取最大值)
1A下表顯示電流與電表所測得電流值差異
2A下表顯示電流與電表所測得電流值差異
對於0.1mA電流的解析能力
結論:
除了維持上一代Kotomi+的優點,Kotomi Pro的彩色螢幕加大到1.44吋;新增雙Type-C插座,可測試USB PD裝置的用電參數;內建USB PD觸發測試,可用來檢測PD行動電源/充電器的輸出規格;操作介面新增了解說動畫圖形,初次使用者更容易上手;線組測試對應USB-A to Micro USB/Type-C及Type-C to Type-C三種線材